【107】谁都蠢蠢欲动了

肥妈向善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爱去小说网 www.aiqubook.com,最快更新最牛国医妃最新章节!

    说的是谁知恩图报?

    把帛书扔到了一边,李敏翻起了那本徐氏炮炙秘籍,只需翻过几页,都知道徐三舅说的没有错,这里面哪有什么性命攸关的秘密。她娘手里的那本秘籍,基本可以确定,里面肯定和徐氏这本家传的不一样。

    既然知道这本是抄本,而且于她而言没有用处,李敏当即把书顺手扔进火盆里烧了,再把庄妃送来的帛书也烧了。

    方嬷嬷为了帮她讨好尤氏,拼命往尤氏房里报信儿。尤氏在听说居然宫里想用这个来解决争贵妃之位的事儿,眉头拧了拧。

    论公平起见,六宫里哪个能比得上她妹妹容妃。她妹妹不管性情、才华、容貌,在你六宫里皆属一等。如果说万历爷想分掉皇后的权力,最少要立个能和皇后相提并论的,容妃最合适。到现在,皇后都得让容妃几分面子。最重要的是,容妃背后有她护国公府撑腰。

    结果,那些不死心的人,怕是对她妹妹早就红了眼,知道她妹妹绝对可以坐上这个贵妃的位置,想出了这样一个诡计,希望她妹妹知难而退。

    做道菜而已,有什么难的?只要知道太后的喜好。

    问题是太后喜好吃什么?

    尤氏突然一懵,感觉有点捉摸不到东南西北。

    像是皇后娘娘的娘家,时不时做几道别出心裁的点心送入宫里,说是想博得太后喜欢。可是,太后对光禄寺卿家做的点心,多的是称赞,然后给其他人吃,据说太后自己却是几乎不沾筷子的。

    要是说太后是单独不喜欢哪样菜,不喜欢甜或是咸,光禄寺卿家的卢氏,是各种法子都用尽了,咸的、甜的、苦的、辣的,食物的材料更是东南西北,全国各地的食材都拿来太后娘娘做成好吃的了,太后娘娘都挑剔,莫非太后娘娘要吃的是天外来客的菜?

    问太后身边的姑姑最好不过了。因为太后天天三餐吃些什么,不都是姑姑给侍奉的。但是,是太后身边的人,都不知道太后是喜欢吃什么。

    这个诡计出的如此高明,尤氏为自己妹妹捏了把冷汗,嘴角不由讽笑一声:想这位皇后娘娘真可算是机关算尽了,才想出这样一招一箭双雕。

    一是皇后娘娘知道这事儿不好做不讨好,自己娘家做了这么多年毫无进展,是该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其他人试试找突破口,这样一来,既可以讨好皇上和太后,又可以为自己下一步的计划做铺垫。

    其二是,既然大伙儿都知道皇后娘娘的娘家都做不好这个事情了,可见这个事情的难度。知难而退者这时候该收拾收拾主动退出比赛了,而那些可悲的,即有地位身份的,不能推却比赛的,如果不能在皇上和太后面前好好表现的话,没有好表现相反就是只剩下坏印象了,不管怎样,皇后是唯一不吃亏的,因为都不用参加比赛,是评委之一。

    “夫人——”方嬷嬷站在尤氏面前,替李敏报这个信儿时,一心想着尤氏能回话。既然庄妃都来求李敏了,肯定认为李敏有这个能力,尤氏是不是该考虑下回心转意了。

    事实证明,李敏不来尤氏这儿拿热脸贴冷屁股是对的,只见,方嬷嬷不仅没有得到尤氏半句好话,还被尤氏那一记冷眼给瞪到心扉寒彻。

    方嬷嬷这是自讨没趣。

    尤氏不会有半句感激,只会想着这是李敏该做的份内事儿。李敏既然是护国公府的人,肯定是要帮助她和容妃的。

    “大少奶奶又不是大厨,你着紧什么?”尤氏三两句打发掉方嬷嬷脑袋里转悠的在尤氏眼里乃十分愚蠢的主意。

    方嬷嬷的话卡在了喉咙里,半天做不出声。

    要知道,护国公府里的厨师,现在对李敏都只有佩服的份儿。李敏不光知道各种新奇的菜式,而且能对准各人口味做菜,这点,厨师都做不到,唯独李大夫可以做到。谁让李大夫最会察言观色这一招。

    “怎么?”尤氏看着方嬷嬷欲言又止,再皱了皱眉头,斥了两句,“你看看她弄的菜,没有一样我是能吃进口里的!”

    尤氏喜欢香辣,什么食物做的最香,火味最旺,最好。和李敏清淡的口味刚好截然相反。这护国公府里的主子,不知道是不是只有尤氏故意要和李敏作对的那颗心作祟,反正,除了尤氏,现在朱隶朱理两兄弟的口味,却是被李敏扭回来了。

    方嬷嬷更是吭不出半句声音了。

    尤氏摆摆手,让她退下去。心里烦,尤氏坐在房内自己供奉的那尊观音菩萨面前,十指合拢,默默念起经文。

    喜鹊帮她点了炷香,插在观音娘娘面前的香炉里面。

    尤氏喃喃念着:菩萨保佑,我妹妹容妃心地善良,侍奉皇室,无功无过,皇上嘉许,倘若妹妹能升为贵妃,是菩萨保佑,弥补我妹妹不能怀上龙子之憾。

    容妃心里的苦或许只有尤氏知道,眼看李华都怀上了龙胎,容妃的肚子却毫无消息。

    李敏躺在屋内闭目养神,能听见屋外走廊里方嬷嬷走回来的脚步声,那个声音里带了无尽的沮丧。平心而论,李敏知道方嬷嬷难做,方嬷嬷这个角色,好比她老公。既要讨好她婆婆,又要讨好她李敏。

    现在问题是她李敏其实不需要他们讨好,他们努力想讨好尤氏,却讨好不得。因为,尤氏只认一件事儿了,非要她李敏低头认错,主动给自己老公纳妾。

    她李敏是发神经了,才可能做这样的事儿。

    为此,尤氏现在也不敢随便乱动了,先把妹妹升贵妃的事儿搞定。升为贵妃的容妃,权力会更大一些,更能压住她李敏。万历爷的意思很简单,想分掉皇后的权力,想在六宫里再树立一个威信,这样,和太后、皇后,分成三国鼎立的态势。

    那次,皇后没有能阻止太后发懿旨。万历爷心里或许都存有疙瘩了,因为,皇后不能阻止太后,说明皇后没有这个勇气和太后争。有些事情,万历爷还真希望有人能和太后争一争的,不说其它,能阻止到太后下那道懿旨也好。这需要的不是有勇气的人,更需要有谋略的人,要有勇有谋。

    对,万历爷要立的正是这样一个贵妃,有勇有谋,当作他万历爷的木偶在六宫运作。因为太后和皇后,其实心底里已经都不太听他万历爷的话了,才会上次那样鲁莽,允许了朱隶可以不纳妾。

    容妃那夜,在锦宁宫喃喃的那句话,李敏是随着风声有听见的,万历爷才是那个最不甘心的,不希望她李敏能独占一夫的人。

    万历爷是在担心什么?

    担心红颜祸水,担心她李敏独占一夫之后会给朱隶添麻烦?

    夜里的雨丝是慢慢地停止了。朱隶手里的鞭子,像是无聊地在马屁上轻轻拍着,座下的马儿享受他这种爱的拍抚,迈着慢悠悠的马蹄在被夜雨抛湿过的石板路上行走着,当作散步一样的闲情逸致。

    朱理骑在兄长身边,较为年轻的脸上,露出几丝忧愁的神色。

    公孙良生看着眼里不禁含笑: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说的正是眼前这位小理王爷了。

    长辈们都各司其职不觉得天塌下来,朱理却是感觉头上的天已经塌下来了。

    “公孙先生。”朱理悄声凑近公孙耳边说,“你说我哥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公孙骑的是一匹老马,像老牛拖车一样的步伐,朱理不得已减慢脚步来配合他说话,可是,朱理现在觉得不是这个老马的问题,是公孙这个思路,怎么突然变成像老马一样慢半拍了。

    朱理急死了地说:“我哥什么意见都没有?”

    “二少爷,有句古话叫做无为而治。”

    “什么事都不要做?要是大嫂真跑了怎么办?”朱理不信,以李敏那性格真能忍受下去不要跑。

    对此,公孙良生不敢打包票说李敏肯定不跑。但是,现在朱隶态度都表明了,反正不会纳妾。尤氏想闹,除了任尤氏闹,能怎样?因为尤氏闹不出任何名堂来。

    要他公孙良生说的话,确实是尤氏看低自己儿子了。

    朱隶只是给了尤氏作为母亲的面子。

    他们现在需要谨防的其实不是尤氏,而是尤氏背后的人。毕竟,连容妃都发话了,说太后那道懿旨是下错了。这里面,说明想改太后懿旨的那个人,是打从心里面希望李敏跑路的。尤氏到现在都看不明白这点,实在令人惋惜。

    “王爷的眼睛还是精明的。”公孙良生对朱理说,“那日,王爷在夫人房里说的话,二少爷你也听见了。”

    “我知道。”朱理点了头,“我当时觉得奇怪呢,为什么姨妈会突然间转变态度支持我娘?后来想,莫非是因为她们是姐妹。”

    “暂且不说容妃娘娘的心思,只要想,如果王妃离开王爷的后果会是怎样。”

    朱理眼前蓦然灵光一闪:“公孙先生意思是说,有人畏惧我大嫂了吗?”

    “王妃有这个能让人起死回生的能力,怎能不被人惧怕?”公孙良生随口都能脱出和李敏一样的话来,“不要小看大夫了。皇帝砍大夫的脑袋,历朝历代都有,不是大夫一定犯错了事儿,是皇帝就是要砍那人的脑袋,因为知道他会威胁到皇位。”

    朱隶听着夜风里夹杂他们两个的议论声传来,深海般的墨眸里掠过抹暗光,手指微微地抓紧掌心里的缰绳。

    为人臣子不易。护国公府再给皇室当牛做马,都不及皇上心里头的一根毛发。皇上永远不会想到护国公府对于皇上的好,只会惦记着护国公府在朝廷上无人抗衡。

    功高盖主,那把剑,差不多悬在头顶了。

    为了削弱护国公府的毛羽,皇帝该耗费多少心机。包括,把当初答应赐予护国公的领地,放到了与东胡整日交战的北疆。将尚书府三小姐换为了病痨鬼二小姐,嫁给了他朱隶。

    皇帝现在心里头应该生疙瘩了,因为,这一串计谋都没有得逞。

    北燕,让护国公的部队变成百万精英,战无不胜。病痨鬼二小姐摇身一变,成了神医,连太后都十分倚重的神医。

    要是他朱隶身在万历爷这个位置上,会怎么做。

    前头,可以望见护国公府府里的灯火了。停在府邸门口的马车,刚刚离开,留下一个余影,有点像是宫里来的马车。

    朱理好奇地打马,先跑前几步询问。

    守在府邸门口的小厮回答,说是皇宫里的庄妃娘娘在门口等大少奶奶没有等到人,最后走了。

    庄妃来过了?

    庄妃与护国公府,真谈不上任何交情。不要看李敏像是救了十六爷的命。可是,庄妃是个记仇的,怎么会忘记之前李敏怎么拆穿了她想谋害禧王妃的西洋镜。

    朱隶把马儿交给下面的人之后,迈进了门里,直向他们夫妻俩的小院走去。路上遇到了金毛。自从他娶了媳妇之后,金毛不缠他了,更爱蹲在窗户前面,像是思慕起他的媳妇。

    要不是知道金毛的品性从来是三心二意的一条贱狗,哪个人给的东西好吃就跟谁,朱隶只按照这狗可能给他戴绿帽的可能性都要把金毛宰了。

    话说回来,现在家里面,除了尤氏有心挑剔以外,哪个不夸他媳妇让人做的饭菜好吃。

    他媳妇,就有这种火眼金睛能洞穿人想吃什么的本事。

    听方嬷嬷耳边唠叨,说是庄妃给李敏和护国公府带来什么样的消息,朱隶眉毛一挑,望向胜的公孙良生。

    公孙点点头:“要看王妃心意了。”

    要看李敏是不是想帮谁的念头。

    庄妃既然送了这封信过来,意思很明白。希望李敏要么是助他们一臂之力,要么靠边站。

    “夫人听了,什么话都没有说?”朱隶问方嬷嬷,知道方嬷嬷肯定向尤氏报过信了。

    方嬷嬷抬头,能触到他令人生畏的眼神,一句话都不敢说谎:“夫人说,说大少奶奶不是大厨。”

    尤氏认为李敏在这件事上绝对是毫无建树,因为,做饭不是李敏的强项。

    朱隶背着手,两眼直射到屋外那支高攀到了屋檐上的树枝上,像是一阵无言。

    公孙良生摇摇头。要说这事儿,那真是皇后娘娘更聪明些。皇后娘娘孙氏能坐到现在这个位置,绝对也不是白混的,最少,孙氏很了解李敏是有点本事。

    “大少奶奶在做什么?”朱隶沉思了会儿,回过头来问。

    方嬷嬷说:“好像下去躺着了,今日下雨,大少奶奶回来时不巧遇上一阵大的,回来后泡了热水,喝了碗姜汤发汗。”

    听说她休息,他也就不打扰了,带着公孙等人,朝办公的书房走去。

    外头他和人说话时,李敏一直躺在屋内有听见,但是没有出声。等到听他脚步声走了,俨然是他一贯来的作风,有什么事都先尊重她个人的意见。

    她都没有想好,他更不会做声影响她心里的想法。她想帮谁,貌似他都没有意见。

    奇了,按理,他该和他母亲一样,想方设法帮助容妃完成成为贵妃的心愿。

    有时候,真觉得他这人城府挺深的。其实只要想到之前他瞒着自己没有死的消息,能忍那么久,不是一般人的忍耐力。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劳其筋骨,磨其心志,只有铁杵磨成针,才能成就大业。

    李敏的心口一跳,或许在今晚,她益发能清楚明白自己究竟是嫁给了一个什么样的男人。胸口发热,低头,能看见自己掌心都拽出了层微汗。

    庄妃昨晚冒雨来请她李大夫的事儿,没过多久,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永乐郡主,不知道是奉谁的命令,给李敏发了张帖子,邀请其到亲王府里一聚。

    想到自己曾经答应了这个小胖妞帮其减肥,不知道给这个小胖妞制定的减肥方案小胖妞有没有好好遵守,李敏本着大夫负责任的态度,答应了永乐郡主派来的使者。

    到了鲁亲王府,昨晚下雨过后屋檐上残留的雨水,顺着泄水沟儿一滴一滴地往下落,落到青苔的石阶上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叮叮咚咚,时而悠长。

    鲁亲王不在,鲁王妃也不在。亲王府门口一个丫鬟是朱永乐院子里的人,奉了朱永乐命令一早在亲王府门口等着李敏。

    李敏跟随那大丫鬟往王府里面走时,听见由远而近一群人在数数目的声音:一、二、三、四,十二、十三——

    穿过树桠的视线,不会儿看见了站在丫鬟们围成的圆圈中,努力用脚踢毽子的朱永乐。

    根据李敏制定的减肥计划,朱永乐每天必须完成六项体育活动项目,包括了踢毽子,跳花绳,慢跑,滚铁圈等。由于运动的花样百出,朱永乐做这些体育运动时不会觉得闷,当作和院子里的丫鬟们无聊时一块玩,倒是玩的尽兴,同时每天都运动出了一身热汗,强身健体,减掉体内的一堆脂肪。

    朱永乐自己都觉得李敏的药方子疗效显著,这不过几天功夫,她已经感觉自己瘦下去了七八斤。

    或许真是有减掉了七八斤,因为运动加节食,再有李敏开的几剂化痰祛湿药。

    看到了李敏的身影,朱永乐踢到了十六时,注意力突然涣散,毽子离开脚尖,冲李敏飞了过去。丫鬟们见到均一阵惊呼。

    念夏等跟在李敏身边的人都不知所措时,李敏一手拦住要挺身而出的兰燕,从裙子底下抬起那左腿,轻轻一挑,轻松接住了飞来的毽子。

    所有人看的是目不转睛,倒抽口气。

    如果说李敏把那飞来的毽子踢飞,也够了不起的了。可李敏不是。只见那只用三支各种颜色的公鸡羽毛做成的花毽子,稳稳当当地停在了李敏那只绣花鞋的鞋尖子上。

    李敏用脚尖把那毽子垫了垫,随之,用点力一踢,毽子飞出去在半空里划过一个完美的抛物线轨迹。所有人都不明所以时,花毽子落入院子内的小花圃里,紧接,听见了某人哎呦一声。

    朱永乐即变了脸色,喊:“谁?”

    从灌木丛里走出来的少年郎,蓝袍玉带,头戴双龙攒金戏珠珊瑚珠宝冠,鬓发油黑,垂落两条红穗带子,伴随穗带子飘落下来的两缕黑发无拘无束,手执的是一把胭脂味浓重的香妃扇子,不是那个从来不拘一格的十一爷又能是谁。

    “你,你怎么到本郡主院子里来了?”朱永乐吃惊地指住老十一问。

    十一没有顾得上她,只对着李敏摸了下刚被那个毽子砸到的额头,说:“隶王妃,你这是不是跟本王有仇了?”

    “十一爷。”李敏轻轻弯腰,“臣妾眼拙,当是花园里遛过的一条狗,哪儿知道是十一爷躲在那儿。本来,这里是郡主的宅院。”

    “对!”朱永乐气势逼人,“你怎么会到我的闺院里!”

    朱琪没想到恶人先告状不行,只得狼狈地说:“郡主不要生气,我这不是和郡主是兄妹吗?进郡主的闺院也不是不行。鲁王妃同意的。”

    鲁王妃是不是真同意,鲁王妃不在。但是,朱琪到鲁亲王府,是和鲁王妃打过招呼的。

    看来,这个十一爷也不可能是自己一个人来。因为十一爷自己一个人来亲王府能做什么。

    接到她们两个质疑的眼神,朱琪摇了摇扇子:“我八哥九哥,都在前面大堂里吃茶等王爷回来。”

    “找我父亲?”

    “是。”

    朱永乐纳闷了,自己父亲叫做无事王,即是,平常只会吃喝玩乐,什么事都不会做的王公贵族。只有这样的鲁亲王,在万历爷所有兄弟里唯一活到了今日。

    八爷要干大事的人,找鲁亲王能做什么。

    李敏却能知道一二,只要看朱永乐之前吃那么胖,纯粹的营养过剩,都可以察觉一二了。

    朱永乐虽说胖,但是胖的健康,因为,朱永乐吃的东西,都是好东西,甚至不像福乐公主那样吃法。福乐公主其实是没有好东西吃,才吃的虚胖,才吃到在中秋宴上看到好吃的,马不停蹄忍不住嘴馋吃。相比之下,朱永乐看见任何食材,都淡定多了,因为平日里看多了。

    鲁亲王府,比起驸马爷府是要好一些。据说,福乐嫁的那个驸马爷,在翰林院里做的是个编纂古书的文职。像这种满口之乎子也只遵循古礼的文人,想必,和福乐那种爱幻想的性情合不来,也是很正常的。

    十一爷朱琪笑嘻嘻的,走到了她们两个面前试探:“隶王妃,是不是听说鲁亲王府里有好东西,所以来问问看了。”

    李敏想,莫非她这是瞎猫撞上死耗子了,心血来潮到朱永乐这儿走一遭,都能被她撞到了天下掉下的馅饼。难怪十一爷朱琪发现她在这儿以后,必须要猫在郡主闺院里躲着,生怕被她知道了什么,给容妃报信儿。

    朱永乐马上出来帮李敏说话,瞪了眼十一说:“人家隶王妃是来见本郡主的,和你们找王爷毫无关系。”

    “行,行。”朱琪摇摆着扇子,冰凉的眸珠子斜睨着李敏,貌似不信。

    李敏却开始思磨着,难道,连那个喜欢呆在冷宫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常嫔,都忍不住想走出来争抢这个贵妃的位置了?

    贵妃这个位置真是抢手的热饽饽,连常嫔都按捺不住了。

    “十一爷,本妃真是来和永乐郡主吃茶的。”李敏微弯唇角,对十一爷朱琪轻含了下头,随之,携起朱永乐的手进了屋里。

    朱琪一会儿没有回过神来见她们两个溜了,只能摸了下鼻子,回前面去和自己八哥报信儿。

    看到朱琪的身影飘远了,朱永乐在屋里悄悄和李敏说:“我知道他们缠着我父亲是想找什么。”

    “郡主大可以不必说。”李敏道。

    “隶王妃不想知道吗?”朱永乐对着她看的目光写满了稀奇。

    李大夫找食材,和普通人找食材不一样。普通人只想着山珍海味最好,天下谁都吃不到的东西自己能吃到最好。李大夫却只想着,哪些东西这个人不能吃,那个人却能吃。

    拍拍朱永乐的肩头,李敏要小胖妞淡定,管好自己的事才要紧。

    朱永乐是耐不住好奇心,和她坐下来吃茶以后,马不停蹄地问她哪些事是真哪些是假:“隶王妃,人家都说庄妃请你入宫,是为啥事儿?”

    “不就为十六爷的病吗?”

    “十六爷摔断腿,我后来听人说了,说十六爷自己都招了,说不关他人的事儿,都是他自己搞出来的,活该。”

    李敏但笑不语。

    朱永乐说的口干舌燥,给自己倒了杯水:“隶王妃,你真不想知道吗?我父亲找来的食材。”

    “不想。”

    朱永乐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她本想讨好李敏的。

    “郡主送给本妃的那两本书,本妃看了十分喜欢。”

    原来李敏喜好这种鬼画符的书,那不简单。朱永乐满口答应:“我让人每天上市集去找,找到了马上给你送去。你放心,没人会知道是你要看,都以为是我要看。”

    李敏给朱永乐的茶杯里斟满茶:“郡主辛苦了,本妃敬郡主一杯茶。”

    “不辛苦,不辛苦。”朱永乐边说,边一口把茶水喝了。

    中午,李敏本想打道回府的,哪知道鲁亲王回来了。鲁亲王回来应该是听说八爷到府上拜访的原因,结果知道她李敏也来了以后,非要亲自留李敏在王府中用餐。

    鲁亲王派了人到郡主的小院子邀请。李敏推却不了。

    亲王府设宴,款待八爷等人,顺带上她李敏。

    宴席摆在了花园里的小凉亭,生怕四面风高,鲁亲王让人围上了一层厚厚的帐子挡风。

    这吃的是什么?

    原来是烤肉。

    像这些王公贵族,平常好东西吃的太多太多了,嘴口早吃腻了,不得想着法子想出些新花样来吃东西。

    李敏进到凉亭时,见到鲁亲王让人摆放出来的烤肉架,有模有样的,与现代看到的烧烤工具,已经颇有类似。

    底下置放的一个大火盆子,盆子里放了木炭点燃,火盆盆口上面再摆放了几条细条的铁棍子交织成网状,可以放上肉片在中间被火烧。

    鲁亲王亲自指挥大家忙活,以这位老大叔将近五十的年纪,能这样活力充沛张罗吃的,实属难能可贵的心态。

    李敏顿觉得这个鲁亲王应该活的很长寿,道不定比万历爷更长寿。

    桌子椅子摆好了,鲁亲王邀请贵宾们坐下。看见李敏出现,鲁亲王亲自出来迎接,看着李敏的目光注意到烧烤工具上,鲁亲王不忘殷勤地介绍:“这都是八爷的主意。”

    八爷看来脑子很行,连烧烤的东西都能自己想出一些窍门来了。

    朱济轻咳两声,像是有些不习惯有人这样当面夸奖他。

    李敏和朱永乐坐在了小八仙桌边,只等底下人烤好了东西端上桌子给她们享用。后来实在是看他们烤肉都不用酱料,只这样火烤的肉片当然是少了些风味血腥味十足难以吞咽。李敏只得出声建议其在肉片上抹点酱料再放到火盆上面烤。

    听到她这话,十一爷朱琪又是快言快语,从口里蹦出来一声:“隶王妃是嫁到护国公府里后向隶王学来的这招?”

    九爷马上推了老十一,让他那张贫嘴闭嘴,不要忘记这是在人家府里。

    见到气氛顿时有点僵,鲁亲王是个整天笑呵呵的,像是弥勒佛一样的人,没觉得十一这话有什么毛病,随口接了十一的话说:“真别说,护国公烤鸡的本事,本王有幸和护国公一块吃过一回,护国公烧出来的鸡,天下一绝。”

    “啊?”朱琪第一个大叫,拍着大腿痛惜,“我没有吃过理儿烤过的鸡,这小子深藏不露,好吃的东西都自己一个人吞了!”

    鲁亲王赶紧给小理王爷正名:“不是护国公府二少爷,是隶王。”

    自己的老公烤鸡天下一绝,她怎么不知道?李敏心里都被鲁亲王这话给怂恿了,心思思的,回头让自己老公弄一只烤鸡来试试。肥水怎可外流。

    朱琪嘴巴则咕哝着要让朱理请教自己大哥怎么烤鸡。

    眼看这个烤肉按照李敏说的放了一些酱料上去烤了以后,确实风味出来了,惹得众人都饥肠辘辘,胃口大开。九爷嘴巴大,一口气吃了三个辣味鸡翅。

    朱济见着都忍不住开口说他:“你咳嗽刚好一点,这样吃,回去,岂不是又得挨批了?”

    “对,不是八哥说你,你这个口,是要知道忌诲一些。上回八哥遇到王太医,都问过你的事了,王太医也是这样说的。”朱琪这个八爷的小跟班,一五一十地效仿八爷的口气说。

    九爷被他们两个夹攻,有丝狼狈,逞强地昂起脑袋:“不怕,不怕,吃饭归吃饭,吃药归吃药。按你们这个说法,啥都不能吃了,在这个世上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大有吃货可以为吃而死的气概。

    听着这话的几个人纷纷摇头。

    竖起衣襟冒着寒风跑进来院子里的小厮,几步跳上台阶后,对着鲁亲王的耳朵唠叨了几句。

    鲁亲王闻言一笑,对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朱济说:“八爷,东西到了。”

    朱济托付鲁亲王不知道给常嫔准备了什么食材。

    十一拿起根竹签,打起了牙缝儿,斜睨的眼珠子往李敏脸上看着。

    眼看朱济不说话,没有急着表态说是跟鲁亲王过去看,这意思很明显。

    鲁亲王是个明白人,一下子便意会到了朱济的意思,转头对李敏说:“隶王妃要不要看一看?”

    看什么?看朱济给常嫔准备的应战宝贝吗?然后,到时候她李敏去给容妃通风报信,这样的话,容妃必胜无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个八爷岂不是逊爆了。

    不得不说,人家八爷的城府就是比十一的城府深一大截不止。十一看到她,只会怕她察觉什么走漏消息。八爷却是大大方方地邀请她看,不仅不担心她李敏走漏风声,八成是想从她李敏看到那东西的态度以后,分析出些什么。

    姜是老的辣。

    李敏不上八爷这条贼船好多年了。

    摇头,李敏回答鲁亲王:“王爷,本妃是来亲王府找郡主玩乐的,对其它的,实在不感兴致。”

    好一句不感兴趣。真没有几个人能有这个底气说出这样的话。

    鲁亲王眯起眼睛,摸着下巴那点黑胡茬,对八爷说:“这样的话,八爷,你我过去看一下那东西,总得检查过后无碍了,才可以交货。”

    朱济起身,带了十一爷尾随鲁亲王去看东西。九爷只顾眼前这盘烤肉大口地吃着,生怕去了回来一趟,烤肉没了。

    李敏只看他们三人走下台阶,消失在院子门口。

    九爷是对的,等她们都吃饱喝足了,仍然不见去看货品的那些人回来。李敏猜测他们是出府了,那些东西没有运到亲王府。原因怕是有几个,一是怕运到亲王府以后再转到八爷府不方便,容易走漏消息。二是,那东西怕也是很怕保鲜不好的东西,挪来挪去容易坏。

    吃过饭以后,李敏没有再留在鲁亲王府,回护国公府去了。她挂念护国公的烤鸡。

    朱隶今日是没有出外,在府里呆着。魏老回了北燕以后,急速发回来了一封军报。朱隶和公孙良生对这封军报分析着。

    “主子,这样看,那晚上王妃揭穿的东胡人面目是没错的了。”公孙良生低声说。

    说的是,那晚上带着东胡人到大明王朝皇帝中秋宴上大闹一番,无功而返的乌揭单于。倘若不是李敏读懂了东胡人的语言,他们都还不知道东胡的二汗亲自到了大明的京师来。

    现在,乌揭单于安全回到了东胡人地盘。可惜,实在可惜。要是抓住了东胡这个二汗,怎么都能杀一杀东胡人嚣张的锐气。如今只恐怕是助长了东胡人的志气。

    “明春,或许难逃一战了。”朱隶曼声,低沉地说。

    公孙良生斯文俊秀的脸庞上,却是忽的闪过了一抹锐气,进言:“王爷,早做准备,总比晚做打算好。”

    朱隶眉眼间顿时掠过一丝戾气。

    “王爷,你想想,皇上三番两次,都已经显出些焦躁的情绪。这放在以前,实在不能想。”

    万历爷在焦躁些什么?

    赶着立贵妃,又是为什么?

    别说他们看不懂,八成,现在朝廷内外,文武百官,东宫,所有的皇子,都猜不到皇帝一个人在焦急什么。

    万历爷现在什么都有了,不是吗?

    边疆这个冬天,由于之前那场大胜仗,算是安定了。朝廷决定在太后大寿那天,开仓放粮,安定民心好过年。虽然江淮今年发了水灾,颗粒无收,但是,总体而言,大明王朝今年的秋收是富足的,足以抵御寒冬的。

    万历爷儿子这么多个,太子虽然有点不成器,但是,朝廷内,支持太子的人是有的。万历爷身体还健朗,不会出任何事儿。

    李敏走到书房门口时,能听到屋里传出两个男子长足的叹息声。

    伏燕报了句:“大少奶奶来了。”

    屋里两个人顿时都回了神。

    李敏迈进书房里,看着他们两人应该是讨论告一段落了,不会妨碍,就此坐到了椅子里,说:“今日,妾身去了亲王府一趟,有幸听说某人的烤鸡为天下一绝。”

    朱隶其实本在想她怎么会突然来找他,以她那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性格,回头听她忽然提起了烤鸡,不禁一笑:“王妃想吃烤鸡?”

    “天下美味,谁能不想?”李敏想的是他做出来的烤鸡有什么与众不同。

    这有什么难的。朱隶随即吩咐伏燕:“去抓一只鸡来。”

    “上哪儿抓?”伏燕却犯难了,护国公府自己不养鸡。

    “看哪家百姓有,给他们银子,你自己抓。”

    到菜市场买不行吗?李敏听他们三言两语,恍然大悟:“走地鸡。”

    “走地鸡?”

    走地鸡是现代人用的词汇了,说的是与养殖鸡整天关在鸡笼子里喂养出来的鸡区别。

    看得出,她这个老公挑选食材有点本事,知道走地鸡。李敏对他们的质问只是笑而不语,只等他们把烤鸡做好了送上来。

    尤氏听到自己儿子儿媳妇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只顾着自己吃烤鸡,都快被气疯了:“说她没有一点用处,真是没有用处。什么烤鸡,烤鸡能送到太后面前变成一道菜吗?”